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温州市职业教育研究会
温社教办〔 2012〕15号
关于公布2012年社区教育论文评比结果
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社区学院:
根据《关于开展2012年社区教育论文评比的通知》(温社教办〔2012〕13号)文件的有关要求,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职业教育研究会组织专家对全市选送的98篇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选。经评审:《文化自觉与社区教育的内在契合——基于温州社区教育发展视角》等3篇论文被评定为一等奖;《关于依托社区教育,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的探讨--以温州的社区教育为例》等8篇论文被评定为二等奖;《健全社区管理机制促进社区多种发展》等20篇论文被评定为三等奖。现予以公布。
温州市2012年社区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
|
|||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单位 |
|
一等奖3名 |
黄小云 |
文化自觉与社区教育的内在契合 ——基于温州社区教育发展视角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平阳分校 |
|
卢建平 |
创建社区教育特色的若干误区谫论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分校 |
||
邓叶丽 |
西方成人教育理论及对中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
温州社区大学 |
||
二等奖8名 |
金 繁 |
关于依托社区教育,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的探讨--以温州的社区教育为例 |
温州城市大学 |
|
陈大拱 |
山区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资源整合——以百丈镇飞云湖社区为例 |
泰顺社区学院 |
||
张娟玉 方强华 |
借鉴“服务学习”理念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探析 |
瓯海社区学院 梧田街道慈湖社区 |
||
黄春平 |
以点促面,积淀特色-----农村小学社区活动促学校特色提升之策略拙谈 |
瓯海区仙岩二小 |
||
林良爽 |
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社区教育的策略研究 |
锦湖社区学校 |
||
周玉谭 |
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做好转移农民培训 |
文成县社区学院 |
||
徐洪迪 |
新视野下开展社区教育的思考与探讨 |
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
||
钟昌浩 |
温州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
林垟社区学校 |
||
三等奖20名 |
胡文其 |
健全社区管理机制促进社区多种发展 |
浙江电大永嘉学院 |
|
周飞燕 蒋江春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社区教育 |
岩坦镇中心小学 |
||
齐秋珠 |
浅谈社区学校如何开展智障儿童教育 |
北城社区分校 |
||
朱景绣 |
“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和继续教育初探 |
滨江街道青园社区 |
||
|
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模式探讨 |
滨江街道青园社区 |
||
张微玲 |
浅谈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
||
黄映炜 |
创建温州农村模式的社区教育 |
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 |
||
郑齐跃 |
社区大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
瓯海社区学院 |
||
杨宗盛 |
县级电大编制社区教育网络的探索 |
苍南社区学院 |
||
颜道喜 |
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思考 |
瑞安市高楼社区学校 |
||
张其双 |
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与破解策略之浅探 |
大峃镇社区学校 |
||
陈培培 |
刍议社区民间艺术携手幼儿园教育 |
郭溪中心幼儿园 |
||
臧微微 |
关于推进乐清市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点思考 |
乐清社区学院 |
||
江亦舒 |
社区妇女教育问题和对策研究 |
丽岙中心幼儿园 |
||
董素娜 |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教育初探 |
泰顺三魁镇小 |
||
郑 丰 |
多元社区焕发“四点钟学校”的活力 |
瓯海瞿溪小学教育集团兴学校区 |
||
翁士跃 |
浅析发展当前农村社区教育的策略 |
泰顺彭溪社区学校 |
||
曾 锋 |
试论社区宣传教育资源的整合 |
泰顺彭溪社区学校 |
||
花 琴 |
提升社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
泰顺彭溪社区学校 |
||
陈小乔 |
拓宽农村社区教育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泰顺飞云湖社区分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