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非遗

木活字印刷术:申报世界“非遗”功成名就(上)

时间:2012/10/30 11:02:13  作者:瑞安社区学院  来源:www.66ruian.com  查看:709  评论:0
木活字印刷术:申报世界“非遗”功成名就(上)

                                                    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全貌吴小淮/摄

木活字印刷术:申报世界“非遗”功成名就(上)

木活字印刷术:申报世界“非遗”功成名就(上)

  2010年11月15日传来喜讯,活字印刷术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字印刷术申报世界“非遗”的主体是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这一天,多少人额手相庆,总算走过了申报世界“非遗”的长长曲曲路。

  之前,2008年6月,木活字印刷术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数百位演员组成字盘,用4分钟的时间演绎了中国“活字印刷”,精彩绝伦的中国元素与表演让全世界观众惊艳。

  还要一提的是,当年本报记者报道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一夜间有意插柳柳成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国家地理》等多家媒体,接连报道了“千年古文明还在我们身边,东源村再现木刻活字印刷术”,引起世人极大关注。

  有专家称,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已知惟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堪称古代印刷术的活化石。

  瑞安人向世界证明

  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

  (我是第N次去东源了,这次和浙江传媒学院一组的学生去,一路的春风得意流水有情。在车上,我和老杨讲了一番木活字印刷的趣事,拴着男生女生飘忽的思维。学生问:东源为什么一下出名——是很神,一个山乡村落名扬天下?)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中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这种泥活字印刷法,比德国人谷腾堡用活字印刷早了400年。毕昇之后,元代王祯曾制木活字三万字,设计转轮排字盘,使用木活字印刷获得成功,他在《农书》中记述了造活字印书法:“在造板木做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毛泽东曾自豪地说,中国“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可惜的是,毕昇用泥活字印了什么书不见记载,考古中也没有发现一件毕昇时代留下的活字印刷品。王桢用木活字排印的书籍,也没有留存下来。不少外国专家就认为,中国古代并未发明活字印刷,那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构想。

  于是中国人苦苦寻找证据,终于,1987年在甘肃武威发现一本将近一千年前西夏的经书是泥活字印刷品,1991年在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的一本经书《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有错排、漏排、数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征,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被列为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之一。然而,证据如同凤毛麟角,人们想,难道毕昇的活字印刷没有流传下来?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插话:怪不得报上说,中韩学术界还在为木活字印刷起源于中国还是韩国、中国是否还有木活字印刷传人而争来争去?)

  发现往往在不经意间。2001年11月30日《瑞安日报》刊登出了《千年古文明还在我们身边:东源村再现木刻活字印刷术》。瑞安电视台拍播专题,把动感的历史故事展示于世人面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扬子晚报》、《钱江晚报》接连刊登了东源木活字印刷的消息,报道“代代相传的绝技——活字印刷的活见证”。

  瑞安的消息震动世界。2003年6月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组闻讯赶到东源,拍摄了《深埋的物证》: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已知的我国惟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东源木活字印刷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完整地再现了中国木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是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的实物证明。中国印刷博物馆研究员牛达山说:这证明了中国木活字印刷不是不成熟的构想,而是中国人成功的发明。

  一个千年文明的“活化石”挖出来了——瑞安人以东源为证据,向世界证明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实。

  木活字印刷不只是一种乡间手工艺

  而是一种文明传承的奇迹

  (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显然在解读一种神秘:石墙泥瓦,老宅像隐者的故居,特有的墨香指引大家进入其中。几碗墨汁,还有刷子,一排字模也墨黑墨黑,这是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学生们拍了照片,抄下了文字,这是浙江省政协文史委交代的史料征集作业。)

  据《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元初,隐居在福建省安溪县长泰里的王法懋编修宗谱,用木活字印刷宗谱。从此,这一技艺历代相承。明正德(1506—1521)年间,其后裔由福建迁入浙江平阳浦尾、翔源一带,清乾隆元年(1736)王法懋第五世孙王应忠率子孙由平阳迁入瑞安东源,也把木活字印刷流传了下来。

  (翻开一本本宗谱,都有“东源×××梓辑”字样。“梓辑”,即编辑族谱并用木活字进行印刷的一整套工艺。)

  宗谱、地方志、正史称为历史三要素,民间做谱在温州又盛行起来。谱牒的印制很有讲究:宣纸、老宋体、线装。要传统不能新潮,要木活字盘里一个个捡出来,不要电脑键盘敲出来,如此顽固坚挺着宗谱文化的定式。

  有道是“有需求就有市场”,东源村不少人仍以做谱谋生。而他们的谋生,养活了一种叫“中国发明”的宝贝,使省城京城的读书人惊呆。

  曹村有另一支木活字印刷传承谱系,第一代林淑懋(1812年生),到林崇修、林上德、林育卿,到第五代林初寅(1934年生),都从事修谱,一代代已传到第六代。

  (男生女生互助着用摄像机拍下了对林初寅的现场采访。坐在竹椅子上,一少一老的采访与被采访都很新鲜,年轻的目光在老者身上慢慢聚焦。)

  木活字印刷是民间活态文化,存在于人的文化活动与表现之中。瑞安的证明,因而是以一直生存的“活体”作证。

  

  (陈思义)

瑞安社区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    浙ICP备05045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