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民俗

壬辰年话瑞安龙俗

时间:2012/10/30 10:31:45  作者:瑞安社区学院  来源:  查看:684  评论:1
 

壬辰年话瑞安龙俗

  今年是壬辰年,十二生肖由龙序值,俗称“龙年”。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有角,能兴云播雨的神异动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自称是“龙的传人”。其实,瑞安人亦是地地道道龙的子孙。

  对于龙,国人向来十分崇敬。据不完全统计,在瑞安民间就有12种习俗离不开龙。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有“滚龙”、“舞龙灯”等风俗。单舞龙灯,就有:“布龙舞”、“纸龙舞”、“首饰龙灯”、“板凳龙灯”、“纱龙”、“鱼龙灯”等种类,其中以曹村元宵节舞龙最为出名。舞龙灯时配有“参龙”,龙师击鼓高唱《保垟文》:“与民同乐舞龙灯,龙灯舞过千年吉,保佑村坊永太平。一保风调和雨顺,二保国泰和民安。三保田园大丰熟,四保五谷万年丰。五保庶民人人乐,六保六畜永康宁。七保住行都顺利,八保万物财源增。九保门庭皆清吉,十保村头村尾永太平”民间曲艺。“舞龙灯”说来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92年,东瓯王驺摇建都温州后,就有这类民间祭神舞龙活动出现。五月端午节曾有“龙舟竞渡”民俗。是日,瑞安城乡塘河内,龙船竞渡,水逐浪飞,数龙相斗,争夺锦标,俗称“斗龙船”;另外,民间还有“唱划龙船儿”(一般在夏天夜间乘凉时,人们集资顾唱,曲目有“神童牧牛”等)。以上这些“舞龙”活动,彰显了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心愿。

  瑞安渔业风俗中有:“信龙神”祭祀风俗。因我们瑞安地处沿海,渔民对海龙王十分崇信。沿海渔村均建有“海神(龙王)庙”(红光村河边仍保留此庙),若逢大风大浪,早年渔民备三牲福礼,去海神庙拜祭海龙王;下海捕鱼,为祈求平安或渔业丰收,渔民也去海神庙去拜祭海龙王。渔村造船先造“龙骨”(船脊)、“龙骨”上要钉红布,以示吉利;钉“龙目”(船眼),待涨潮时钉上红、黄、蓝三色布,以求平安。

  瑞安农事习俗中有:若逢大旱天,乡村有到“龙潭”祭祀,“求雨”风俗。因传说龙能耕云播雨,所以旧时农村若逢大旱天,便会四乡八村联起来,抬着佛像到附近龙潭向龙王祈雨(湖岭冯岙村建有“冯太尉庙”,当地逢旱,老百姓抬冯太尉求雨)。现盛行的“拦垟福”也有舞龙活动,以示灭虫灾,保丰收、保合社平安;在瑞安民间称农历二月二为“二月二龙抬头日”。因惊蛰节过后,虫蛇出洞,要以龙来压制。旧时,该日请师公吹螺角,祈求五谷丰收;谚语中有:“龙雹”(冰雹)、“闪龙(闪电)”、“龙卷风”等气象名词。

  瑞安民间其他习俗中还有:白发老翁爱拄“龙头拐杖”;结婚酒席上,城乡居民爱摆“龙凤拼盘”;夏季天热,乡村百姓爱睡“龙须席”(据有关史料载,清康熙年间“龙须席”曾列为朝廷贡品)习惯;民间古宅喜挂“龙凤呈祥”门匾;城乡消防组织称“义龙会”,消防队称“水龙众”,消防器具称“水龙”(或“太平龙”);庙宇房脊建有“龙头脊”;民居东首称“青龙头”,青龙头不许建厕,要保清洁。

  瑞安民间俗语中有:“龙生龙子,虎生豹儿”、“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龙船夹横划,个个是头家”、“鲤鱼跳龙门”等俗语。

  瑞安民间故事与龙有关的有:“花岩飞龙潭”、“龙潭山与龙潭”、“许真君与龙洗潭”、“龙潭”、“龙山塔的来历”、“小白龙赠玉章”、“天平湖与龙船巷的传说”、“咬龙袍”及“畲族的龙麒(盘瓠)传说”等。

  瑞安鼓词曲目中带龙的有:

  名师:阮世池先生唱的《盘龙镯》、林朝藩先生唱的《龙虎图》、唐孙文先生唱的《九龙剑》;著名女词师:徐玉燕唱的《龙凤再生缘》及《飞龙剑》、林秀珍唱的《龙飞凤舞》及《夙世龙凤缘》。还有,项积林先生创作的《龙凤金锁缘》、林碎峰先生创作的《杨香武三盗九龙杯》、林晓秋创作的《墨水龙》等曲目中均带“龙”字。

  不仅瑞安习俗离不开龙,瑞安许多地名也离不开龙。例如:安阳:龙山;北龙:北龙岛:湖岭镇:九龙头村、西龙岙;高楼镇:龙头垟村、下龙村、上龙村、石龙村、龙头村、车龙后村;仙降镇:龙头村、黄龙村、叶龙厂;马屿镇:大龙村、龙船河村;横山:龙星村;平阳坑:龙潭村;林垟:龙潜村。

瑞安社区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    浙ICP备05045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