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非遗

瑞安竹编:复古式嫁妆是一种时尚

时间:2012/10/30 11:06:14  作者:瑞安社区学院  来源:www.66ruian.com  查看:1023  评论:0

 

瑞安竹编:复古式嫁妆是一种时尚

  李道永作品:家居摆设或馈赠礼品

瑞安竹编:复古式嫁妆是一种时尚

  破竹

瑞安竹编:复古式嫁妆是一种时尚

  劈篾条

瑞安竹编:复古式嫁妆是一种时尚

  过剑门

瑞安竹编:复古式嫁妆是一种时尚

  编花

瑞安竹编:复古式嫁妆是一种时尚

  模型

瑞安竹编:复古式嫁妆是一种时尚

  上漆

  莘塍上村是一个竹编“专业村”,近来我两次去莘塍上村采访瑞安竹编传承人李道永,李道永夫妇在赶制竹编婚嫁用品,赶紧停下手上的活,细细讲解和演示竹编的工艺与流程。

  箩筐、簸箕、竹篓、竹篮、筛子、凉席

  竹编制品比比皆是

  我国竹子资源极为丰富,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曾发现竹节等遗物,可知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利用竹子了。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竹子均列其中,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子生长快,纤维长且韧,富有弹性,是竹编工艺品的原料。历代工匠们破竹取篾,编扎成各种玲珑剔透、别具风韵的竹艺术品。在塑料制品尚未盛行的年代,毛竹因为可以就地取材,成为最佳的编织材料。用竹篾编成的用具和工艺品,上至被送往京城的贡品,下到寻常百姓家的箩筐、簸箕、竹篓、竹篮、筛子、凉席,比比皆是。随着竹类利用日益广泛,竹部文字也必然随之增加,《辞海》(1979年版)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

  四川江安的竹器,闽西永定的竹编,均名扬四方。浙江省内,安吉的竹产业非常有名,安吉竹编《清明上河图》为国宝级竹工艺珍品,东阳竹编屏风《九龙壁》被列为国家工艺美术珍品永久保存,嵊州竹编《白尾海雕》进了美国白宫。

  莘塍的竹编手工艺生产

  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竹编是用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言传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

  竹编是瑞安具有民间特色的手工艺,莘塍上村是一个竹编“专业村”。该村的竹编手工艺品生产已有300多年历史,几乎每家每户有人会“做蔑”。技艺以家传为主,代代相承,出了不少能工巧匠。据《莘塍镇志》记载,传统名优产品红十字竹箩,曾获温州地区竹箩比赛第一名。1952年合作化时,上村18户人家组成莘塍竹器生产合作社,1972年发展成为瑞安工艺竹编厂,生产出口竹编产品。

  李道永祖上五代都以“做篾”为生。上世纪50年代,李道永父亲在莘塍竹器生产合作社,1965年李道永15岁便跟随父亲在合作社里学艺。不过,在以往的几代人手里,都以制作竹编农具或生活用品为主,跟其他匠活一样,由师傅言传身教学徒学而习之,继而得以代代传承。李道永还在当年的瑞安工艺竹编厂担任过设计师、艺术指导。后来一段时间,李道永改行不“做篾”了。

  女子新婚用的复古式嫁妆竹编

  只怕做不出,不怕卖不掉

  李道永说, 2003年的一天,一位邻村人找到他,想让他编制一个鞋簩儿。这人已经找了好几位竹编师傅,竹编师傅都说不会做。如果李道永能做出来,可以多给工钱。几天后,李道永做好了这个鞋簩儿,双方都很满意,鞋簩儿也成了引人注目的嫁妆。就是这件偶然的事,让他获得重操老行当的信心。开始以制作果盆、茶盘等为主,后来以复古式嫁妆用品居多:荷合、鞋簩、锦格、六合、书笼、重盛等。女子出嫁,娘家用这些竹编工艺品陪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种时尚。

  重盛,是盛放结婚、做寿时馈赠“四样”(鸡、鱼、肉、面)礼品的器具,两头成一担,每头由篾制的四格叠加而成。两侧自底部至顶部,以竹片夹制成框架,上设铜钩,便于挑运。重盛顶盖的竹编技艺很讲究,是用黑色篾丝和本色篾丝编成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字样,或鹿鹤同春、双龙戏珠等图案,很有古味。

  荷盒、鞋簩等,造型古朴,继承传统中有创新,其上面以两色篾丝串缀成吉祥图案,饰以红绿花纹,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情趣。

  在李道永家,桌上摆着十几个样品,他介绍他的作品有几大类:茶具类的茶盒、茶壶、茶几,陈设品类的花瓶、花篮、鹰、鸡、鱼篓、鸡笼。李师傅还拿出一些产品的照片给我们看,民俗节庆用的,有龙船上的龙头、龙尾、凤头、凤尾,佛堂的掌扇、跑马灯的马头马尾,现代舞蹈的道具等。他说,他做出了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藤牌舞的表演道具藤牌,做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造型的竹编工艺品。

  那匹马

  篾丝细到30条过寸

  工艺竹编要选用上等青皮毛竹,3年长成的,竹直、节长、上下径相差不大、竹节较平的竹。哪根竹子哪根篾该充当底篾、腰篾,要尊卑有别,物尽其长。

  然后,根据需要截取一段毛竹后,打平竹节,将其对半劈开,再劈开,劈成条状,有个成语“势如破竹”,可想象破竹之势如何。不用有靠节(生长竹枝的地方)的。将篾黄(内表层)去掉。将条状竹一层一层劈成篾条,据说最多可以劈成8层。你看丝篾翻飞,如轻歌曼舞蝶恋花。

  然后,过刮刀,使篾条厚薄一致,表面光滑。过剑门,使篾条宽度相同,符合要求。

  李道永介绍,那匹马,用的篾丝细到“30条过寸”。“几条过寸”,是篾匠行当里的一个术语,“几条过寸”意思是在一寸长度里可并排几条篾丝,条数越多则意味着手艺越精细。篾席就讲究这个,“8条过寸”的篾席算是顶级手艺了。(网上说,解放初期,四川安岳人送给毛主席的一张六尺长四尺宽的竹编席仅四两重,足见其精细。)

  然后,篾条还要烧煮,软化。还要经过染色、打磨等工序,才能做成编织用的不同规格的扁篾或篾丝。

  那个竹编的鸡

  出价7000元舍不得卖

  最难的就是构思作品,打底稿,绘制图样,按需求力求形似和神似。口径多少,高度多少,长宽比例讲究黄金分割,“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用什么篾条,编什么花式,上什么漆,有什么造型,显现出什么个性与韵味,都要设计好。

  然后编花、装搭、磨光、上漆,完成一个图案和造型较复杂的成品有时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李道永精益求精,把手艺做得很精细。比如编花的花式,有开星花、方星花、六角龟花、人字花、菠萝花,有过一料、过二料,真是很费时费精力的细活。

  在他家,我见过了用于编织竹制品的模型,用这些模型编织竹制品,造型固定,大小统一,避免不断地量尺寸而浪费时间。他说,有一年接了一批杨梅篮的业务,他制作的篮子装的杨梅重量基本上一致,甚至连称重环节都免了。

  他的得意之作“鸡”,有人出价7000元他也舍不得卖。

  长子有意向继承父辈手艺

  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李道永怕竹编后继无人。他说:“我父亲在文成做生活,我8岁就跟了去,心目中自己长大就是干这个,是少年付出的苦力。现在的孩子学校毕业都20多岁了,再跟你学几年是没办法做好的。”曾有河南平顶山一位姓陆的年轻人从台州来到莘塍,拜李道永为师学艺。学了4个月又走了,让李道永很失落。

  竹编技艺不能后继无人。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诸如竹报平安、衰丝豪竹、青梅竹马、日上三竿等成语也都有着与竹子有关的典故,这反映了竹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在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件竹编好作品,富有传统文化底蕴。李道永的竹编艺术已远近闻名,不少人登门定制,一些旅居新加坡、泰国的侨胞还电传图像来订做,他夫妇俩每天都忙着。

  交谈中,李道永比较认可长子的手艺,长子现在在办厂,很忙,但他有意向传承父亲的手艺,这让李道永感到很欣慰。(陈思义)

瑞安社区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    浙ICP备05045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