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理论

楼一峰谈社区学院办学探索

时间:2008/10/30 10:04:38  作者:瑞安社区学院  来源:  查看:966  评论:0
    当前,“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态,正开始受到关注。所谓“社区学院”,它是通过学院的开放,改变以往那种在本地区范围内成人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成人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设施之间自我封闭,相互隔绝的状态。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渗透和综合,并通过学习设施、资源、信息情报及人才等的综合性的有效利用,发挥其独特的教育、经济和文化效能,形成一个各部分优势互补的有机的终身网络。这样,它既为学院的生存与发展赢得了学院的协助,打破学院脱离社会的孤立困境。
     本文将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史、现状的考察与分析,对探索具有中国特殊的社区学院办学路子,建立开放性、选择性和社社区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无疑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1、社区学院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崛起发展
     终身教育理论提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有机联系;开拓知识学习新范围;教育必须与劳动、生活相结合;综合实施各种教育;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社会提供可选择性的学习条件等基本原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各种终身教育形式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特点纷纷问世。其中,美国实施终身教育政策的社区学院尤为人们所注目,也可以说,美国是最早接受终身教育的国家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人口从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走向“分散化”。大批的人口离开了传统的大城市、工业区而转向小城镇、郊区、环境好的山区和乡村,也转向了新的经济和技术开发区。大量的新社区出现使得仅受过中等教育的技术人员不能满足社区、经济活动的要求。为此,社区纷纷办起短学制的社区学院。1990年以后的20年中,社区学院从8所增至200所,学生人数从100人增至16000人,至于社区学院为人们注目,而且得到蓬勃发展,那是在终身教育思想影响日益扩大、终身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60年代。
    60年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迅速发展,有限的美国传统大学毕业生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而中学毕业生在专业训练上又不能达到其要求的水平,这就迫使美国考虑如何更好地履行高等教育的职能和传播知识更加突出大众化方向,以培养大批中级技术人员和高级专业人员的助手。社区学院采取了“开放式录取”,既采取了“开放政策”为所有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人服务,而不坚持以往的“筛选政策”。不可否认,它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积极意义。如今,社区学院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把统计,美国现有高校约3300所,而社区学院已超过了2000所,约占全美高校总数的一半。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
    80年代以来,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倾向主要表现为:(1)制定进取性的多种外在服务计划以进一步扩大影响;(2)强调向所有年龄段的人提供社区教育;(3)利用不同的媒介来满足社区需要;(4)继续协调社区解决一些基本的社会、经济和教育问题;(5)不断关心社区的文化发展;(6)更加重视与社区的相互作用及加强与社区内其它机构的合作。
    社区学院这一办学形式不仅在美国深入人心,也引起了一些工业化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视并付诸实践。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领域也已经进行摸索。如上海石化总厂职工大学、上海市金山县、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针对金山县“人才匮乏,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自立质量、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问题,于1994年形成了兴办金山社区学院的共同愿望。三方充分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发挥各自办学优势,分工合作,共同为提高社区职工素质服务,为促进石化企业的科技进步,推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金山社区学院重在培养社区需要的各类中、高级人才。它主要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继续教育及基础教育为主,兼顾其它类型层次的成人教育。金山社区学院的办学宗旨及经费来源,决定了社区学院开放式办学的一系列特征:
    ——广谱:行业覆盖面大、专业面宽、层次众多、辐射性强。渗透到社区的各行各业,涉及到职前职后、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类岗位的干部,甚至包括社会青年和农村青年,兼具就近入学的特征。
     ——灵活:放开办学、形式多样。职业、年龄不限;职前、职后不限;选课放开、办学类型及办学形式也放开。
     ——利学:收费低廉,本社区内学员收费标准更为优惠,体现社区投资用于社区学员的原则;入学“低门槛”,解决多数企业骨干入学难的矛盾。
     ——高效:学校多功能全方位办学,教师资源与设备资源利用率高,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精神。
     ——实用:知识传授及技能训练有强烈的行业、岗位针对性,与就业衔接紧密。
     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与中国金山社区学院的比较,我们认为,社区经济对教育的需求和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成为社区学院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点。除此之外有两点值得强调,第一,由于“区域性”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属性,必须抓住“社区特性”既根据本社区的人文、地理和社会特征去发展社区学院,才会真正具有生命力,不同的社区应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第二,社区学员必须面向社区所有成员,实施职业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大学转学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相辅相成的“大教育”,才会有所有成员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社区的真正进步。
    2、社区学院应打破传统教育系统只限于人生青少年时期的限度
     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指出,将人的一生武断地、机械地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是不合理的,是完全缺乏科学根据的美国和气学院普遍遵循这一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对社会各年龄组的所有成员开放。
    50年代以后,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服务越来越转向社区。普通高等教育、生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等都成为学院的任务。在这些方面的教育中涉及的人员自然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要求的教育在内容上、水平上、时间上也各不相同。他们有的在受完中等教育以后直接进入高一极学校学习;有的中学毕业后先做几年工作,积攒了一些学费后再来接受某种高等教育;有的是因为当前所从事的工作需要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的仅为掌握一门新的技术。因此,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年龄跨度较之日本的短期大学显得更大,从15、16岁的青少年一直到80、90岁白发苍苍老人都有。根据最近的情况证明,现在坐在社区学院课堂里的绝大多数人是成年人,其中又多为妇女,社区学院的学生平均年龄为38岁。社区学院已被看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和服务站。
    社区学院在一切方面施展其服务的本领,而无须考虑专业和学术形式、学分、学期或年级等概念;它不在于传统教育理论的教条,而力图为新的教育理论创造新的实践先例。如上海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重越来越大。到1994年底,上海人口1300万,老龄人口210万,占总数的16.2%。到2000年,全市60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18.5%,而市区将达到20.7%。重视老年人的需求,开展老年教育已成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社区学院可以会同企事业部门和社区共同负责老年人教育的统筹规划,形成多种渠道、多层次的老年教育网络。
    社区学院为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的多种需要而采取的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给予了充分活力,也使它具备了全日制高校所不具备的面向社区大众的特色。同时也将会使我国教育体系得到完善。
     3、社区学院的专业学科和课程设置应着眼于社区的经济发展实际
     按照终身教育的原则建立的教育体系应是全面考虑社会发展和个人的需要,开阔知识学习的范围。它的整个教育系统不再是单纯、抽象的,甚至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是涉及到人的智能、情绪、职业、政治、身体等各方面的内容。美国社区学院专业学科的设置、课程的开发以及学制的长短,都是建立在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满足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学科。有数学、化学、仪表、机器制造、无线电子学、轻工、生产自动化、计算技术农学、园艺、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企业管理学等。这些专业的课程基本上偏重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知识更新,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智能与技能。
    第二类:提高民族文化水平、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的学科。有本国文学、世界文学、各国宗教史、本国历史、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外国语、人类文化等。这些学科在社区学院整个专业设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第三类:满足政治素质、思维能力提高需要的学科。它们是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等。
    第四类:提供教育知识的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
     第五类:满足个人兴趣爱好、提高健康水平的学科。有儿童卫生学、成人卫生学、美学、家政、音乐、美术、戏剧、体育、舞蹈、饮食、烹饪、缝纫、酿酒、旅游等。
    社区学院的进修科目和课程安排较为多元化且进修的自由度也很大。除了学生的通识教育外,教育内容也是与社区有关,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社会需求和发展大都可以反映在学院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里。社区学院各专业的学制也不同。其中有学制为四年,毕业后可获学士学位的专业;有学习两年,然后相关课程的学分可以向普通大学转换的专业;有仅学两年,获助理学位的专业,还有学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的技训班、学习班等。抱着不同学习目的而来的学员可以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专业和课程进行学习。
    美国社区的专业学科和课程设置之所以能做到着眼于社区的经济发展实际,不计较名称而注重效果,不固袭本本而注重需要。她把社区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社区学院大服务职能在更深广的领域中得到生动体现。
    4、社区学院应向社区所有成员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机会
    终身教育理论认为,社区要提供多种多样可选择的学习机会,使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时候,都能接受到教育。当然这种学习不是从外部强加于人的,而是重视个人自主的、自发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方面,美国社区学院更为明显。
    美国社区学院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为妇女和青年提供了上大学获得某项专业知识或技能,然后就业就有可能性。如美国的中年妇女在孩子长大后,以其不高的教育水平想在劳动市场上竞争,那是十分渺茫的事。社区学院便为中年妇女创造了获得职业技能的机会,进入劳动市场的可能。她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人凭借在社区学院学习中的成绩,从社区学院转入传统大学继续深造,还有许多中年妇女从社区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后,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此外,个别学员进入社区学院时,高中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学院还专门为此开设了补习班。某些学员因工作忙或其它原因,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所规定的学分,学院就允许他们延长学习期限。还有一些学员因各种特殊原因需要中断学习,在其办好相应的手续后,学院在一定的期限内(如2年)为他们保留成绩,在此期限内学员可随时恢复学习。如果有特殊情况(身体残疾或交通障碍)也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或计算机终端学习,然后定期去参加答疑和考试。
    随着向终生教育方向发展教育,社会一体化新发展对社区学院这种教育类型也逐渐产生了需要,这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中阶段迅速普及,使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愈益迫切;(2)工作与学习交替式的回归教育模式正在形成;(3)社会成员广泛参加的“学习化社区”初露端倪;(4)成人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以社区为载体,发挥社区学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
    社区学院可以提供以下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为有志继续深造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教育,这种做法也可称之为“转学性教育”;
    ——为社区的中、小型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培养有较宽工作适应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第三产业的中、初级管理人员和提供职业进修以及发展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它所提供的职业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经过两年职业技术的学习,毕业后能尽快的找到满意的工作;
     ——文化素质教育,与“转学性”教育大体相同,但不以升学继续和直接就业为目的,而仅以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就业的潜在竞争能力为目的。故而从现状看,社区学院的主要对象是高中及高中阶段毕业的学生,着眼点在于促进社会化,支撑点在于推进学院建设。因此,它应保证现有的资源在白天、晚间及周末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它应打破或至少趋向于打破许多成人对学校的疏远感;它应有助于人们的终身学习;她应创造一个不必经号召而使所有年龄组成员聚集在一起的自然环境。最终通过学习、企业、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对学生,也对其父母和社区居民施加全方位的、综合的教育影响。有效地提高社区成员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再就业能力。
    5、社区学院应开创办学社会化的新局面
     传统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育被禁锢在四周高墙的校园内,只靠社会上极少的一部分人来进行。受教育者被局限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无法达到教育社会化的境地。而终生教育则适应社会不同的情况,提倡由整个社会提供教育机会,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美国社区学院突出了办学在社区,依靠社区和为了社区的总原则,学院除了有良好的交通、通讯、服务等条件外,都把校舍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教室、图书馆、计算机、实验室及餐厅和停车场方面。有的学院还与附近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使授课、实验和资料查询变得更方便。这种做法旨在充分利用社会上现有的物质条件,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美国社区学院除了安排一定比例的专职教师以外,大量聘用社会上有实践经历、实践能力的人来充当兼职教师,组成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投入到各种专业的教育工作中去。据统计,美国社区学院有50~60%是兼职教师。美国社区学院的经费一般有四个来源:联邦政府拨款、州政府拨款、地方税收、学生学费,而地方税收是学院经费的主要来源,州政府还为社区学院建立了基金,他们认为,向社区学院投资不但是经济的,而且是大有前途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办学的特点。
    社区学院教学基地扩大化、教学人员和经费来源社会化,可以说是提供教育条件的基本形式。通过社区学院这一办学形式,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逐步实现。
    一些进步的日本教育家指出,没有人民群众主动创建的自立、自治的社区作基础,便不会产生“主权在民”的社会;没有全社会的热情支持,也不会办出生动活泼的社区教育。他们认为,要振兴学校教育就必须立足于社区进行改革,到基层去,到教育实践的第一线去,师生打成一片,以自主、自立为原则,转变旧的学校观,树立“共生、共育、共学”的新教育观。
    在一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供人类生存的资源日益减少的世界上,最适用的是终生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的潜力,最好地满足社会与个人的需要。终身教育理论将通过社区学院这一部分的实践变得更加完善,社区学院又将在终生教育思想指导下不断发展。


——引自《中国电力教育》1997年第一期

楼一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瑞安社区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    浙ICP备05045649号